案例丨海盐经济开发区谋划建设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云哨)场景应用,全方位护航经济发展高地

公司动态    2022/08/29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勇立潮头敢为先。位于杭州湾北堍的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中,瞄准“跑道”、勇上“跑道”,以“用尽全力跳起来摘桃子”的奋进姿态,争先竞跑、破题突围,凝心聚力奏响共同富裕“协奏曲”。

在绘就共同富裕壮丽画卷的过程中,基层有效治理是一块起着重要作用的“压舱石”。站在数字化改革的风口,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站稳C位、迅速行动,迭代打造云哨等一批共同富裕数字化应用场景与平台,有效撬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跃升,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增添亮色。

“这个公权力运行管理平台值得各个开发区调研学习!”今年五月,省纪委省监委、省商务厅联合调研组一行来到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专题调研“开发区公权力运行管理平台”运行情况时给予充分好评。去年1月,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探索上线全省开发区首个公权力大数据监督(云哨)平台,吹响公权力监督云警哨,实现监督“无死角”。

该应用场景已先后在海盐经济开发区和百步经济开发区全面试运行,目前已在嘉兴全市推广。这是海盐经济开发区运用大数据发现监督线索、撬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平台,各级开发区往往资金量大、项目多、权力集中,存在管理难、监督难、公众参与难等问题。如何破难?海盐县以深化开发区派驻机构改革为牵引,以数字赋能开发区公权力监督为抓手,围绕开发区实现“权力数字化、行权留痕化、异常预警化、监督集成化”要求,谋划建设了“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云哨)”场景应用,全方位护航经济发展高地。

制度重塑,为行权事项“定准”

开发区各类项目招引和工程建设集聚,公权力面广量大,但以往还是以传统的监督方式为主,且大多是事后监督,无法把控权力运行全流程,公职人员履职缺位、越位问题时有发生。

“经过对前三年海盐开发区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每年项目资金支出中,工程建设、招商引资、土地收购的支出排在前三位,并占据全年支出的70%,相关的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估也尚未形成统一规范标准,风险尤为显著。” 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章剑锋说道,为此,海盐县纪委监委以海盐经济开发区原有的公权力运行管理平台为基础,进一步推进数智化监督,为这三类项目建立数据仓库,将原本分散在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7个部门的工程、市场主体、企业纳税等九大类信息全部纳入进来。目前,云哨平台已收录海盐两个开发区近5年的966个项目,纳入监管项目资金750亿元。

如何管牢海量项目,让每个业务流程都规范到位,让权力运行的每一步都可溯可查,海盐通过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实现制度重构、机制重塑。按照项目时间线,云哨平台重点固化工程建设、招商引资、土地收购等项目流程节点,如将工程建设分为立项、设计、招标、施工、竣工五大阶段20个节点,将招商引资分为项目登记、初步意见书、招商协议登记、政策兑现和履约跟踪5个节点。公职人员根据这些流程节点精准履职,有效避免了一些关键环节审批滞后、审批缺失等情况的出现。

“一个项目从立项到结项往往持续好几年,加上审批、资金兑付等环节和主体都比较复杂,不管是我们纪检干部开展日常监管,还是公职人员规范精准履职,在某些环节上都或多或少存在困难。”百步经济开发区纪工委书记李勤根说,如今只要在云哨平台轻点鼠标,每个项目的基本信息、审批办理流程及过程等都看得一清二楚,让监督真正贯穿于工程建设、招商引资、土地收购“全过程”“各节点”。

数据碰撞,为行权异常“预警”

“你看,多亏了云哨平台,我们避免了508万元国有资产损失的风险。”在海盐经济开发区某邻里中心项目审批过程中,海盐杭州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开始提出设计概算1.53亿元,开发区村镇建设办在概算审核时,经过第三方核算后,该项目可核减金额508万元。

随即,平台触发了概算审核异常预警模型,同时产生了黄色和红色预警信息。一声“哨”音,海盐杭州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收到了海盐经济开发区纪工委发来的纪检监察建议书。

如此精准的监督,源于云哨平台已建立的43个监督预警模型。通过这些预设的预警规则,云哨平台构建了业务和监督预警“红黄”双色模型,实时感知公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廉政风险,推动公权力监督由“人治”向“智治”转型。

自去年10月31日上线以来,云哨平台已将海盐经济开发区过去五年的694个工程项目、168个招商引资项目、104个土地收购项目纳入预警体系。平台比对各类数据80余万条,发出预警信息771条,形成问题清单11条,避免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数字改革 ,为行权监督“赋能”

“某道路改造项目,通过库内数据比对,显示该项目在同一时期有四个连续批复文号,名称相似,工期接近,总投资额相近,涉嫌项目肢解分拆,系统第一时间进行预警提醒……”如今,在海盐经济开发区,3名纪检干部就能管住700余个项目。通过平台预警提示,显性风险“一览无余”,通过一键督办,纪检干部将问题线索提交给相关负责人,预警信息最终会以反馈信息的形式告知纪工委,问题是否已得到整改解决。

“数字化手段,激活了开发区公权力监督的一池春水。”聚焦开发区公权力的规范行使,贯通行权数据,构建监督模型,强化数据碰撞,“一键”发现潜在问题,让老问题有了新解法。

除了针对红色预警转化问题线索的审查调查,形成“不敢”的震慑,海盐县更加注重对“不能腐”“不想腐”的贯通落实。通过对预警问题进行分析研判,锁定工程合同管理、招商政策兑现、土地收购评估等频发问题的关键节点,形成岗位廉政风险排名和注意事项,在行权过程中主动提醒相关人员规范用权,抓早抓小,筑牢“不能腐”“不敢腐”的堤坝。

目前,该应用场景已纳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海盐县纪委监委将在找准“跑道”突破重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数字化改革着力点聚焦到纪检监察核心业务的提质增效上,通过行权事项清单标准再完善、预警模型标准再提升、业务数据标准再精细,将公权力监督进一步融入大数据语境,实现权力数字化、监管动态化、亮权实时化。


专家点评:

公权力监督由“人治”向“智治”转型

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是我省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成果,它通过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的权力运行实施监督。

海盐县研发的“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场景应用,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实践模式。它以“闭环管理”为主要目标,通过梳理工程建设、招商引资、土地收购三大领域公权力运行流程规范,预设各类预警规则,实时感知公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廉政风险,推动公权力监督由“人治”向“智治”转型。

与类似应用相比,这一场景应用特别较好地实现了以下两大功能:一是实时预警。针对廉政风险严重程度,平台自动对各类预警信息进行甄别,发出相应的红哨、黄哨预警提示。二是全程留痕。平台对权力运行进行全程的动态监督,使决策、管理、执行等环节实现数字化留痕,为提高基层监督质效提供了智慧支撑。


(浙江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光华法学院教授 叶良芳)




本案例汇集嘉兴日报、浙江日报、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报道内容


相关资讯

云内控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西路98号杭州数娱大厦13层

400-168-6799

扫码关注我们

Copyright©2019 云内控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WEETOP  浙ICP备2020038678号-1铝焊丝
客服系统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