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在基层,内部控制建设越是迫切,建设内容越需“接地气”,建成后效果和意义也会更加显著。钟楼区财政局通过充分利用内控建设成果,革新镇街数字化、智能化治理,各镇街在推进内控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以更好地服务各项改革,强化管理机制,为实现更高层次的乡村振兴赋能。
——《中国会计报》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紧紧围绕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这一目标,在加强权力制衡、防范业务和廉政风险、提升工作成效等方面革新思路,融合镇街内控建设与基层财政资金规范化管理要求,将镇街智治做实做细做深,一方面更好地履行各级财政职责,另一方面以资金为切入点助推镇街内部治理质效双提升。
高质量夯实制度基础,筑强试点数智引擎
针对镇(街道)财政资金规模越来越大,但内部管理制度不全、执行效率不高、监督缺乏抓手、“小官大贪”等舞弊腐败行为易发等痛点难点,在2020年3月开始,对镇街内部治理规范化项目进行立项,并为之开展调研考察和方案选型。
2021年3月正式运行规范化管理平台,将挂在墙上的制度、摆在桌前的责任,嵌入到平台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中,形成了“业务+财务+管理”的一体化融合内部控制体系,以及“数据+平台+标准规范”的数字化统一规范体系,开启了内控为基层持续赋能增效的新局面。
高效果聚焦全区推广,跟踪成果持续应用
2021年5月,荷花池街道试点经验得到江苏省财政厅推广宣传,在钟楼区全部镇街及经济开发区复制应用荷花池试点经验。截至2021年10月,全区其他镇街及开发区顺利上线规范化内控平台,成果显著。
人为审批向系统控制转变
重大项目管控科学,强化事前、事中管控,把牢风险节点
破解了风险与效率难兼顾的问题。
基层监督向“可追溯”转变。
数据运用、持续提升
风控内控信息化建设 实现了4大板块“对外投资活动+内部经济活动+内部审计管理+关联企业监管”线上规范化管理。实现风险智能预警,建立审计大数据模型,实现在线审计。
充分运用“互联网+制度”等手段,打造能对经济活动进行全业务覆盖、全环节管控、全过程留痕的内部控制管理平台,实现了经济活动的“在线审批”“在线监管”。
堵漏洞、防风险、保平安、促发展、优绩效。全力推进昆阳镇成功完成全市首个乡镇内控信息化建设试点,通过“内控+信息化”的方式,有效破解乡镇内控管理老大难问题。
以平台为依托,有效推动网络监管、数据监管,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通过监管平台统一了信息资料,规范披露国有资本整体运营和监管,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