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县财政局构建保障有力、监督到位、业务标准、管理规范、数字赋能、运转高效的现代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打造“内控大脑”,在瑶琳镇成功试点之后,已在全县铺开。”
——《中国会计报》
乡镇是各项财经政策法规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乡村振兴的“前线堡垒”,乡镇内部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仍存在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违法违纪现象还时有发生。桐庐县财政局按照“整体智治、唯实惟先”要求,以数字赋能为抓手,规范权力运行,系统重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打造“内控大脑”,助力基层政府整体智治。
内控制度重塑,操作流程再造
重新梳理乡镇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准绳,建立全口径预算分账户收支体系,形成以预算、收支、采购、合同、工程、资产等6大类经济活动领域管理办法为支柱、其他管理办法和细则为补充的“6+N”内部控制制度。将制度中涵盖的55章246条规定转化为100多种流程规则和700多项提醒嵌入信息系统,自动对标管理要求,预警潜在风险操作,变“人控”为机控,达到事先防范、事中控制的目的,强调“关口前移”和“未病先防”。
责任落地有痕,监管覆盖全域
6大管理模块基本涵盖乡镇资产收入(土地出让金、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收入等)、财政拨款、乡镇工程项目等所有经济活动管理,每个经济活动、每个环节的参与岗位都明确设定,实现责任落实到岗、风险防控到岗、制度建设到岗,确保岗位责任可追溯。财务预算、审批、使用、决算、监督、审核均可内部监控,各环节审批用时和效率逐条可见,有效防止慢作为、假作为等情况。全部资金收支情况都能看到,将经济活动置于镇纪检、监督审计之下,对全镇各项经济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对潜在违规行为实时预警提醒,及时掐断风险苗头。
预算总额控制,资金往来可视
对乡镇资金进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即把乡镇财政、政府、专户、公司等设计的所有账户所有资金都纳入系统管理。事先将财政预算指标录入系统,用款申请时自动对应预算指标,凡是超预算、无预算单据的,系统无法提交,从根本上解决超预算、无预算支出等问题。另外,实时统计预算情况,能够实时查询各项预算执行进度、资金调整情况等,自动生成年度预决算报表,有效反应执行效率。
风控内控信息化建设 实现了4大板块“对外投资活动+内部经济活动+内部审计管理+关联企业监管”线上规范化管理。实现风险智能预警,建立审计大数据模型,实现在线审计。
以平台为依托,有效推动网络监管、数据监管,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通过监管平台统一了信息资料,规范披露国有资本整体运营和监管,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
实现国有资产监督业务信息一体化管理,提高国资办监管的水平,辅助领导决策,促进所辖企业的信息化,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东阳市作为浙江省乡镇内部控制指引建设试点县(市)之一,引入数字思维,将内控规范与数字化改革要求相融合,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谋划推进基层风险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