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会计报 作者: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财政局 2022/12/13
近年来,衢州市衢江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改革要求,坚持系统思维,树牢管理理念,紧扣财政管理全流程风险防范,在深化和完善财政监管长效化工作机制过程中,始终把内控建设作为规范权力运行、加强风险管控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动态监控和过程控制的作用,为全面履行财政监管职责、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在区领导的部署推进下,衢江区财政局相继开展了基层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工作及基层财政资金管理风险专项检查行动。特别是2020年9月,启动了以廿里镇为试点的乡镇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数字化建设,以信息化为依托,内部控制体系为支撑,逐步实现内控的数字化智能管控,打造贴近衢江乡镇管理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2021年3月底,更是全面推广22个乡镇(街道)完成内控体系部署,全面上线运行数字内控系统。截至2022年11月30日,已使用人数1908人,共完成各类审批单据35523件,涉及金额73.5亿元;退回不合规单据3510件。
一、强化领导,增强深化内控思想。衢江区始终高度重视内控建设,切实把内控工作放到全面从严治党和财政中心工作大局中去思考谋划、部署落实。一方面,成立衢江区乡镇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依托区乡财政一体互联机制,由区财政各科室一对一联系乡镇财政所,共同做好乡镇内部控制指引建设和服务工作。指引建设完成后,经过一年的验证,项目工作组负责对指引进行修订、深化工作,及时将最新的制度政策要求传递至各乡镇,并引导各乡镇完成上位法律法规政策与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的紧密动态衔接。另一方面,通过积极举办专题培训活动,通过组织专家座谈、外出实地调研、内部小组讨论等多途径提高各类基层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管理层的职业素养,从而保证高素质干部队伍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内控制度应有的良好作用,使内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注重风险防范、处处强化责任意识的良好氛围。各乡镇内部控制牵头部门及其工作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各科室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联动机制更加顺畅、高效,形成管控合力的良好态势。
二、强化执行,夯实财政监管基础。布局建设内部控制平台,旨在以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自动化,建立4大全链条闭环式管理体系,包括预算批复、事前申请、事后报销、资金支付、财务核算的资金管理闭环;而内嵌“管理驾驶舱”在于让管理者、决策者随时随地动态掌握了解各领域的实时数据,从而实现数据一屏展示、指标一屏分析、治理一屏透视。过去,财政监督多以翻查账本、报表等手段为主,很多时候必须进行实地检查,监督对象的繁杂、空间的距离、时间的重叠等,都可能导致监督获取的信息不齐全、监督的作用受到影响。因此,在各乡镇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衢江区构建乡镇内控云监督平台,动态细化监督各领域,在业务数据化的基础上,实现业务监督实时化、智能化。通过监管,各乡镇(街道)各类经济活动的规章制度及其业务流程得到细致梳理和完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均得到有效执行。
三、强化考评,加强数据互通互联。在数字内控平台增设监督端口,向纪委监察部门开放数据权限,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实时监督,以便对潜在违规行为进行预警提醒,及时掐断风险苗头。通过座谈调研、检查通报和上门服务等方式,选择部分地区进行实地检查评价,将各乡镇(街道)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效按阶段进行考评通报,并纳入专项工作绩效评价,作为干部评先选优、选拔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加强信息系统共享数据安全,建立安全防御机制,明确数据共享范围,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监测、风险管控和应急响应能力,扩大系统应用范围,通过整合其他信息资源,确保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以及数据安全可控。
衢江区财政局作为牵头部门,积极通过培训、座谈、督查、经验交流等形式组织各乡镇(街道)进行互鉴学习。每季度组织项目组前往各乡镇进行回访,解决各乡镇内控系统落地运行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回访记录反馈进行现场答疑,将内控建设与问题整改相结合,把内控执行切实转化为规范履职、防范风险、提升工作效率的强大动能,从而提高各乡镇(街道)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守好百姓“钱袋子”,不断显现内部控制工作成效,推动财政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