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会计报 作者: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2023/03/13
近年来,针对交通建设项目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如何保障交通运输项目的稳步推进与资金的合规高效使用成为摆在交通运输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通过探索建立内控体系,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厘清责任,理顺关系,推动内控建设有效落地,从而形成“自上而下抓治理、自下而上抓落实、权力运行有监督”的科学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内部控制评价扎实开展
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提高单位管控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按照财政部内控报告编报要求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检查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以及信息系统建设情况等。
一是高度重视,专题部署。山西省交通运输厅高度重视内控建设和评价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山西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评价表》下发给各单位,自评内容涉及7个方面共38个指标。
二是组织培训,提升内控意识。督促相关责任人将“单位负责人是内控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这个关键点传达到位。在内控评价开展前,安排各单位(部门)财务负责人、财务人员参加省厅组织的内控评价专题培训,帮助各单位(部门)熟悉理解内部控制的要求以及本次内控评价单位层面、业务层面控制的评价内容,为本单位实施内控评价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如实自评,按时上报。自评完成后,对下属单位开展现场评价,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核实、沟通交流等方式,对评分细项逐条如实进行评价。
以问题为导向督导完善
专项检查结果显示,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抓内控、防风险意识全面提升,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仍有待加强,主要不足集中在内控组织基础不完善,风险意识与风险防范手段相对滞后,涉及资金、资产、项目等权力运行重点领域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和执行有待完善等。
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一方面,将评价报告作为结论性文件,帮助单位领导更高效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指导单位进行内部控制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在被评价单位中选择具有示范意义的单位作为标杆单位,通过对示范点内部控制工作先进经验做法的总结,挖掘亮点,展示优秀成果。督查内容具体、实在,不走过场、不应付差事。督查完成后在单位内部公开并组织学习,及时对照检查,查漏补缺,让评价成为内控建设工作的新常态。
编制指引手册打造新标准
通过“以评促建”,结合标杆单位的成功经验,提炼编制《山西省交通运输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指引》,形成可供各单位参考的内部控制建设“工具书”,帮助各单位正
确理解内部控制政策要求、运用内部控制方法、掌握经济活动常见风险及其应对策略,顺利构建符合自身管理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切实履行内部控制建设主体责任,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未来,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将继续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加快成果转化形成制度规范,加强学习培训分类开展指导,切实强化内控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全力推进内控建设高起点、高效率、高质量。